在线股票配资平台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新智元,作者:Aeneas、定慧,原文标题:《刚刚,马斯克切脑全场震撼!插脑只要 1.5 秒,26 年治愈失明,28 年全人类变 AI》,题图来自:Neuralink
就在刚刚,马斯克又整大活了!
他带着脑机接口 Neuralink 团队,开了 1 小时发布会,整个过程亮点满满,全程高能。
首先,Neuralink 宣布,目前全球已经有七人植入了设备。
通过"心灵感应"产品,他们重获跟物理世界交互的能力,可以用大脑玩马里奥赛车、使命召唤,甚至可以控制机械臂写字了。
另外,马斯克还骄傲宣称:有了 Neuralink,每个人类都可以用意念操控一台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!
你的整个意识都可以魂穿进去——你就是擎天柱,擎天柱就是你,简直太科幻了。
而到了 2026 年,马斯克甚至还打算让盲人重见光明,甚至发展出像《星际迷航》中的 Geordi 一样超人般的多波段视觉,看到雷达、红外线、紫外线!
现在,植入脑机接口设备的七人玩游戏的视频,已经在全网热传。
甚至这位脊髓损伤导致失去手部功能的 Alex,可以用意念控制虚拟机械手,和自己的叔叔玩"石头剪刀布"了。
不过,马斯克表示,Neuralink 想做的不止于此,最终,他们要打造一个全脑接口,让全人类的集体意志和 AI 意志相匹配!
同时,他们公布了一个劲爆的三年路线图。
如果顺利的话,到 2028 年,或许全体人类都有望跟 AI 互联,全部变成机器人。
他们可以重新行动、说话了
这七位志愿者,接受的是 Neuralink 的 N1 植入体手术。
N1 植入体是一种脑机接口(BCI)设备,可以让四肢瘫痪的人仅通过意念,就能控制计算机。
Noland 是全球首位接受该手术的人。
因为脊髓损伤瘫痪后,他只能通过咬嘴棒配合平板电脑与外界互动。但现在有了 Neuralink,他仿佛获得了新生。
他不仅能自己玩游戏,还常常把朋友打得落花流水。可以说,他不仅在数字世界里重获自由,还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,重新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。
Alex 原来是一名机械零件制造工,但发生脊髓损伤之后,他失去了手部功能。
但现在,有了 N1 装置,他能用脑电波操作 CAD 画图软件,亲自设计 3D 零件了!
甚至,他还能用脑子控制机械臂,直接"意念出手"。
而 Bard,是全球第一个因为渐冻症(ALS)而植入 N1 的人。
他是三个孩子的父亲,却不幸在六年前确诊了渐冻症。渐渐地,他再也无法张口说话,也没法行动,只能在昏暗环境中,靠眼动追踪技术跟人交流。
但如今,Neuralink 让他有了全新的沟通方式,仿佛换了一个人。
Mike 也同样是一位"渐冻人"。之前他在市政府担任测量技术员,大部分时间都在户外工作,直到自己患上渐冻症。
现在,他可以用脑机接口操控 CAD 软件,在家中继续干测绘的活儿,为家庭贡献收入。
看完这些演示,无数人表示泪目了,Neuralink 不仅让大脑连上了电脑,更是把尊严、自由、希望重新还给了这些曾经绝望的人。
硅谷 VC Deedy 表示,这些演示真的让自己感动落泪,因为自己残疾的叔叔有希望了。
看到一个团队能真正释放人类潜能,这真是太棒了。
1 小时发布会,全程高能
什么是意识?
在发布会一开始,马斯克表示,自己希望揭开大脑的神秘面纱。
他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:什么是意识?
某种意义上说,你就是你的大脑,而你的经历,就是这数万亿个神经元的激发。
从 138 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到今天,中间的某个时刻,意识忽然出现了。
而 Neuralink 希望不仅能解决脑部、脊髓损伤这类疾病,还能深入探索意识本质。
为此,他们创建了一种针对大脑的通用输入 / 输出技术。而且,还得做到能和大脑实现信息传输,同时不伤害大脑。
要知道,一个人的带宽输出在一天内低于每秒 1 比特,而一天有 86400 秒,但一个人几乎不可能一天内输出超过 86400 比特。
他们的目标,是提升人类和电脑之间的"带宽",把人类通信速率从"每秒 1 比特",提升到每秒数兆比特,甚至数吉比特。
当我们与人交流,实际上就是尝试模拟他们的心理状态,然后把复杂场景压缩成几个单词或按键,这其中必然有损失,你会受限于你说话和打字的速度。
Neuralink 所做的,就是打破这种限制,释放无限潜力,让我们以数百万倍的速度去交流!
而这,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本质。
当然,第一步,马斯克会从减少人类痛苦开始,帮助那些患上退行性神经疾病的人。
第一个产品就是 Telepathy,帮助那些失去身体控制能力的人。
而下一个产品,就是 Blindsight(盲视),帮助那些失去视力的人重见光明。
Blindsight 依靠一副内置摄像头的眼镜和视觉层植入设备,帮助人们重获视力。
最后,马斯克甚至上升到了全球 AI 安全的高度:这有助于减轻 AI 的文明风险。
人类有三个思维层次。
第一层是边缘系统,也就是你的本能;
第二层是皮层系统,即更高级别的规划和思考;
第三层,就是与你互动的电脑、手机,你用的 APP 等。
所以,可以说人类实际上已经是机器人了。
而只要解决了带宽限制,就可以让全人类的集体意志与 AI 的意志相匹配!
如开头所见,现在 Neuralink 的 BCI 已经植入了七名志愿者的大脑。
前五名志愿者在过去一年半中每月使用 BCI 的情况如下。
图表显示,他们平均每周使用约 BCI 设备的时间大概在 50 小时,峰值使用时间甚至超过了每周 100 小时,几乎只要是清醒的时间都在用。
也就是说,脑机接口真正融入了他们的生活。
全脑接口登场
虽然上面看到的演示已经足够震撼,但 Neuralink 的目标远不止如此。
他们的最终目标是,构建一个真正的全脑接口!
所谓全脑接口,就是能在任何地方监听神经元,能向任何地方的神经元写入信息,能实现快速数据无线传输,以实现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之间的高带宽连接。
这些只要通过全自动手术就能实现,而且 24 小时就能使用。
具体来说,这是一个通用的大脑输入 / 输出平台,有三个产品。
Telepathy:输出部分,主要是通过一个" meat stick ",帮助因脊髓损伤、ALS 或中风而患有运动障碍的人重获独立。
Blindsight:输入部分,通过"盲视"帮助失去视力的人,构建高通道写入能力。
Deep:将电极插入大脑的任何区域,帮助患有神经系统疾病(神经衰弱、精神疾病、神经性疼痛)的人重获独立。
Neuralink 的目标,首先是增加可以连接的神经元数量,第二就是扩展到大脑的任意部分。
因此,他们从微加工或光刻技术开始,改变从单个通道看到更多神经元的方式,还进行了混合信号芯片设计,以实际增加物理通道数量,从而增加可以交互的神经元,允许更多信息从大脑流向外部世界。
最终,团队希望能用 Telepathy 访问视觉皮层内的更深区域,从而实现功能性视觉!
未来三年演进
所以,怎样才能实现全脑接口?Neuralink 公布了未来的三年计划。
2025 年第四季度:在言语皮层植入设备,直接从大脑信号中解码有意识的词语,转换为语音。
2026 年:将电极数量增加到 3000 个,让首位"盲视"参与者重获视觉,初期是低分辨率导航,最终达到超人多波段视觉。
2027 年:增加通道数量至 10000 个,首次实现多设备植入(运动皮层、言语皮层或视觉皮层)。
2028 年:每个植入物达到超过 25000 个通道,拥有多个植入物,能访问大脑的任何部分,治疗精神疾病、疼痛、失调,并且与 AI 集成。
如果这个三年计划顺利,最终,Neuralink 将顺利实现全脑接口,彻底超越我们的生物学极限!
植入物、手术机器人,全部自研
发布会上同时登场的,还有第二代手术机器人。
之前的第一代机器人,植入每根电极线需要 17 秒,现在它能提速 11 倍,只要 1.5 秒就能插进一根电极!
而且,现在电极已经能植入大脑皮层下 50 毫米以上的区域!这样,就实现了与 99% 人类的兼容。
而自研的 N1 植入物,也创造了全新的大脑数据传输模式。
可以说,本质上,它就是把你的大脑或生物神经网络,连接到了右侧的机器学习模型上,
从某种意义上说,我们首次扩展了人类大脑的基本机制!
最后,团队提出了一个关于交互神经元的摩尔定律:随着我们感知越来越多的神经元在线股票配资平台,我们与计算机和物理世界的交互方式,将被彻底颠覆。
国汇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